紅豆杉,因其生長速度很慢,植株的再生能力也比較差,屬于珍稀物種,是世界上瀕危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1994年,紅豆杉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它是經過第四紀冰川后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有250萬年的歷史。雷山縣地處中國大西南苗嶺山脈雷公山主峰腳,境內山高谷深,是全省唯一沒有壩區支撐的縣份。縣境內最低的達地背略亞麻河口海拔為484米,最高海拔雷公山頂2178.8米,相對高差1694.8米,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平均日照時數1225小時,是寡日照地區,常年云霧多;年平均氣溫15.4℃,極端最高氣溫35.7℃,極端最低氣溫-8.4℃,年總積溫5475℃,≥10℃,活動積溫4744℃,無霜期259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80%,全縣大部分的偏酸性,土壤pH值4~6,十分適宜紅豆杉植物生長。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從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技術不斷成熟,醫藥康養產業對紫杉醇的需求不斷增加,其價格也不斷提升。經檢測,紅豆杉葉和皮的紫杉醇含量分別高達為0.0484‰和0.0299‰。
經初步調查,雷山縣目前人工種植紅豆杉有6000余畝,其可采收面積近3000畝(直徑達20厘米以上)。在縣內,種植紅豆杉相對連片集中在西江鎮的龍塘、貓鼻嶺及永樂鎮的橋桑等村寨。雷山紅豆杉種植群眾基礎好,如能有項目帶動,將會推進雷山縣紅豆杉產業的種植基地的進一步擴大,也是雷山發展中藥產業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