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甘蔗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的特產,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在興義的農產品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的正宗產地主要分布在興義市所轄的南盤江鎮、三江口鎮、倉更鎮、滄江鄉、洛萬鄉、馬岒鎮、雄武鄉、泥凼鎮,共5個鎮、3個鄉,51個行政村(社區)。這片區域的土壤以紅壤、磚紅壤為主,砂壤、黃壤為輔,土壤pH值在6.0-6.5之間,有機質含量在2%-4%,為甘蔗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興義甘蔗種植區域主要屬于貴州南盤江低熱河谷地帶,位于珠江上游的滇、黔、桂3省區交匯處,這里熱量充足,降雨充沛,日照時間長,四季不甚分明,立體氣候特征明顯,為甘蔗的茁壯成長營造了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
興義甘蔗主要分為糖蔗和果蔗兩大類,它們各具特色。糖蔗的蔗莖直立,葉片半披散,株高在250-300cm之間,蔗莖均勻,節間呈圓筒形,長度在10cm以上。其莖皮遮光部分呈淺綠色,沒有生長裂縫和木栓裂痕,蠟粉帶較厚。糖蔗是制作蔗糖的優質原料,用它制成的蔗糖甜而不膩,深受消費者喜愛。果蔗同樣蔗莖直立,莖圓且呈深紫色,實心,節間長度10cm以上,莖皮薄且易撕,蔗汁多,清甜醇香,纖維適中,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無論是直接啃食,還是榨汁飲用,都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甜蜜滋味。
興義甘蔗的種植規模十分可觀。興義市的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產量預計在19.74萬噸左右,而整個黔西南州的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以興義市南盤江鎮為例,這里的甘蔗種植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全鎮共有9個行政村都種有甘蔗,以糖蔗為主,同時也有部分果蔗種植。2024年,南盤江鎮的甘蔗種植面積達到11000畝左右,其中果蔗1800畝左右,其余都是糖蔗,總產量在44000噸左右,預計可為農戶創收4000多萬元。未團村是南盤江鎮種植甘蔗面積最多的一個村,主要以種植糖蔗為主,2024年種植糖蔗4100多畝,采收后熬制成古法紅糖進行銷售,通過發展糖蔗,該村群眾人均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在南龍村,2600多畝果蔗和糖蔗也迎來了豐收。蔗農們辛勤勞作,收獲著甜蜜的果實,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甘蔗的豐收不僅為蔗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為南盤江鎮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來,南盤江鎮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甘蔗等特色農業產業,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先進技術、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甘蔗產業實現了穩步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除了農戶的手工作坊外,當地政府還引進了紅糖加工企業,逐步形成了集甘蔗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讓甘蔗產業成為了該鎮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興義甘蔗不僅在經濟上有著重要價值,在食用方面也給人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體驗。果蔗可以直接作為水果食用,清甜的蔗汁在口中散開,帶來滿滿的幸福感;也可以榨汁飲用,制作成各種美味的飲品。糖蔗制成的蔗糖更是用途廣泛,可用于烘焙、烹飪等多個領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甜蜜。用興義甘蔗制成的古法紅糖,具有補血養顏、暖宮驅寒等功效,深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興義甘蔗,這一甜蜜的特產,憑借其獨特的品種特點、可觀的種植規模和重要的經濟價值,成為了興義的特色象征之一。它不僅是興義農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更是當地農民致富的希望。相信在未來,興義甘蔗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發展壯大,為興義的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力量,讓這份甜蜜傳遞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