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大事記
2001年8月,貴陽定位為“森林之城”。
2002年,貴陽被列為首個全國建設循環經濟生態試點城市。
2004年11月,第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在貴陽舉行,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06年1月10日,貴陽公交第一臺改裝后的LNG(液化天然氣)試驗車正式上線載客運營。
2007年6月,貴陽市正式啟動創模活動,努力成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2007年8月,中國氣象學專家組向貴陽頒發了“中國避暑之都”匾額。
2007年11月20日,成立了貴陽市環保兩庭,作為首個嘗試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省會城市。
2007年11月21日,貴陽市兩湖一庫環境保護基金會成立。同年11月30日,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掛牌成立。
2007年12月29日,貴陽市委八屆四次全會通過《中共貴陽市委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為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給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2009年6月,國家環保部將貴陽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2009年10月1日,《貴陽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正式施行。
2009年12月30日,貴州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貴陽市新莊污水處理廠正式建成。日處理污水規模達25萬噸。
2010年3月1日,全國第一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貴陽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正式施行。
2010年8月10日,貴陽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低碳試點城市。
2011年9月6日,中國西南地區首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花溪濕地公園對外開放。
2011年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和全國愛衛會分別召開的命名表彰大會上,貴陽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
2012年1月,國發2號文件明確提出把貴陽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城市。
2012年9月29日,小車河濕地公園正式開放。
南明河清淤:2003年,貴陽市制定《南明河保護管理辦法》,2012年11月3日啟動河水中期治理。
2012年11月27日,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