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思州,后有貴州”是貴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觀點,以下是對這一說法的詳細內容:
一、思州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思州之名始于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是由之前的務州改置而來。其轄地范圍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但大致包括今貴州的沿河、務川、印江、思南、德江、松桃、酉陽、秀山等縣地以及重慶的部分地區。在隋朝,沿河地屬務川縣,是思州轄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務川縣初隸庸州,后隸巴東郡,為思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發展:思州在唐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成為西南地區的重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隨著歷史的演進,思州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其政治地位也日益重要。到了宋代,思州的田氏土司勢力逐漸崛起,成為當地的強大勢力。元朝時期,思州軍民安撫司、宣撫司、宣慰司等相繼設立,思州的管轄范圍進一步擴大,統轄了眾多的長官司和洞寨。
二、思州對貴州的影響:
政治方面:思州在政治上的穩定和發展為貴州的建省奠定了基礎。思州地區長期以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實體,有著自己的行政管理體系和政治制度。這種政治經驗和管理模式為后來貴州的政治建設提供了借鑒。例如,思州的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貴州后來的行政管理體制,為貴州的政治制度發展提供了參考。
經濟方面:思州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連接西南地區和中原地區的重要通道。這使得思州成為了商業貿易的重要樞紐,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思州的經濟發展模式,如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結合,為貴州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范例。思州的農業生產技術、手工業技藝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到了貴州其他地區,推動了貴州經濟的發展。
文化方面:思州是貴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思州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如思州儺戲、思州花燈等,這些文化藝術形式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是貴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思州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氛圍對貴州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貴州文化的多元性和獨特性奠定了基礎。
三、貴州的建省過程:
歷史背景:明朝初期,貴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統治加強,貴州地區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為了加強對貴州地區的管理,明朝政府開始考慮在貴州建立行省。
建省過程: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朝政府正式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貴州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省級行政區。這標志著貴州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為貴州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遇。
四、“先有思州、后有貴州”的依據:
歷史悠久性:思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而貴州建省是在明朝永樂十一年,思州的歷史比貴州建省早了將近800年。從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來看,思州的存在先于貴州,這是“先有思州、后有貴州”的重要依據之一。
影響力:思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貴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思州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模式和文化傳統等都為貴州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基礎。這種影響力的延續和傳承,使得思州在貴州的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先有思州、后有貴州”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先有思州、后有貴州”這一說法是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的。思州作為貴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地區,對貴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貴州的建省和發展奠定了基礎。